2016年里约奥运会,泳坛传奇迈克尔·菲尔普斯(昵称“菲鱼”)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。那一年,31岁的他以5金1银的惊人战绩为自己的奥运生涯画上完美句号,也让全球观众见证了“飞鱼”时代的终极篇章。
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,菲尔普斯曾宣布退役,甚至一度陷入低谷。但2014年,他选择复出,目标直指里约。训练中,他每天游12公里,戒掉最爱的披萨和啤酒,甚至用冷冻疗法缓解肌肉酸痛。教练鲍勃·鲍曼说:“他的眼神里又燃起了火。”
8月9日的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,菲尔普斯第二棒游出1分44秒08,帮助美国队甩开对手近3秒。解说员激动大喊:“他还是那个菲鱼!”最终,他在这届奥运会斩获23枚奥运金牌,成为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。
“站上跳板时,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。但我不伤感,只有骄傲。”——菲尔普斯赛后采访
颁奖台上,菲鱼抱着儿子布默的画面成为经典。他特意弯腰让新加坡小将斯库林摸到自己的金牌——这位曾视他为偶像的选手,在100米蝶泳中击败了他。菲鱼笑着说:“这就是体育的魅力。”
如今,泳池里虽不再有他的身影,但“菲鱼精神”仍在激励后人。正如《时代》周刊的评价:“他重新定义了人类在水中的极限。”2016年的里约,不是终点,而是一个传奇的永恒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