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竞赛项目知识普及系列六:有舵雪橇

有舵雪橇历史

国际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联合会成立于1923年11月。初期还包括无舵雪橇运动,直至1957年无舵雪橇运动才单独分出,另成立国际无舵雪橇联合会。

1924年男子四人赛进入冬奥会,随后1932年男子双人赛也被吸纳进冬奥会,而女子有舵雪橇进入奥运会是在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。

比赛规则

双人人座雪橇长不得超过2.70米,宽0.67米,滑橇板宽度8毫米。双人座雪橇比赛时,总重量不得超过375公斤,四人人座雪车最长3.80米,宽0.67米,滑橇板最小宽度为12毫米。四人人座雪车总重量不得超过630公斤,不足重量可携带其他加重物补足。

滑道全长1500米,平均坡度为4度30分,最大坡度为8度30分。弯道部分的半径必须在20米以上,滑道的护墙最少不得低于50厘米。

每赛次滑行4次,以4次比赛的累计时间计算成绩,时间少者名次列前。遇两队时间总和相等时,以任何一次最少时间的队为胜。

每个小项赛期两天,每天进行两次。首轮出发顺序由抽签决定。从第二轮起,出发顺序由前一轮的最后一名先出发,接着顺次下排。出发前,雪橇距起点线15米。出发信号发出后,均由选手在起点处手推雪橇奔跑起动,推行距离大概在50米,选手然后跃入座位,前座的人掌舵,最后座的人负责制动。到达终点时选手均须在座位上,否则成绩无效。

今天有舵雪橇

基础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了

下期会更精彩

您想要了解

冬季竞赛项目

中的哪一项呢

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吆~

局冬运办/提供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