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的训练馆,金属碰撞声划破寂静。李明(化名)第100次重复着弓步刺靶的动作,汗水早已浸透他的击剑服。这位27岁的国家二级运动员,正用最笨的方法向着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冲刺——站上世界杯击剑赛场的剑道。
2016年拿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时,教练曾直言不讳:"这个级别在省队都排不上号。"但从小迷恋《佐罗》电影的李明,把每次训练都当作实战。别人练200个基本动作就休息,他非要做到肌肉抽搐才罢休。"佩剑比赛中0.1秒就能决定胜负,"他在训练日记里写道,"二级不是终点,是认清差距的起点。"
现在他的训练表精确到分钟:早晨6点用匈牙利击剑协会的专项训练软件分析动作轨迹,下午3点与左撇子陪练进行针对性对抗,晚上还要研究近三年所有对手的比赛录像。"二级运动员证书早被收进抽屉最底层,"现任教练王指导透露,"他现在用的战术笔记本,封面上写着'未来的世界杯参赛者'。"
"很多人觉得二级到国际水平隔着天堑,但击剑场上没有不可能。"——李明在省体育局座谈会上的发言
随着新赛季积分赛临近,这个曾经的国家二级运动员,正在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。或许下个月,我们就能在世界杯转播镜头里,看见那个总爱在面罩下咬紧牙关的身影。